美軍綠扁帽部隊2002年抵達菲律賓南部的三寶顏,協助菲律賓部隊平亂。 (路透) 分享 facebook 紐約時報報導,當美國總統川普遇上前總統歐巴馬的政策時,只有不除不快一個念頭,唯有一項政策例外,那就是川普和歐巴馬一樣,都偏好採取重用特種部隊的軍事行動,川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然而專家認為,重用特種部隊反倒是前朝政策中,川普最該重新思考的一個。理由是海豹突擊隊、綠扁帽、遊騎兵、三角洲部隊這些精英部隊被操得太兇。美軍特種部隊連年擴編,如今總兵力估計有6萬到8萬人,但現在任何一天,都有約8000名特種部隊成員在80餘國出任務,專家指出,這樣的工作量已達能力極限。? 精英部隊操太兇 「已達能力極限」美軍三角洲部隊2010年在阿富汗作戰。 (路透) 分享 facebook 國防部特種作戰前顧問石本(Wade Ishimoto)說:「這支部隊已達能力極限。特種作戰不該是我們在世界所面臨每一困境的萬靈丹。」石本在接受紐時 「回顧報導」(Retro Report)紀錄片系列訪問時如此表示。這一集的紀錄片回顧了40年的歷史,提及兩大事件,一個成功,一個失敗,促成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(JSOC)的創建,現今JSOC已成美國反恐等任務的主力。? 曾效法以色列突襲隊解救人質 卻慘敗收場美軍直升機2011年在阿富汗遭擊落導致30名官兵陣亡,其中17人隸屬海豹部隊。 (美聯社) 分享 facebook 成功的一例發生於1976年。以色列突擊隊突襲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,從巴勒斯坦武裝分子與結盟的德國偏激分子手中救出人質。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乘客多為以人的法航客機降落恩德培機場,在烏干達狂人阿敏慫恿下,劫持百餘名人質長達一周,要求以色列等國釋放巴人囚犯。以色列向來秉持不和恐怖分子談判政策,人質看似凶多吉少,孰料1976年7月3日,以色列突擊隊發動突襲,殺死若干劫機犯和數十名烏干達軍人,並將人質運送飛離烏干達,堪稱一次近乎完美的奇襲。過程中僅4名人質死亡,現任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胞兄、突擊隊隊長也殞命。以色列的成功,讓美國也想如法泡製化解伊朗人質危機,不料慘敗收場。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,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遭占領,66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成為人質。人質危機發生5個月後,1980年4月,美國展開代號「鷹爪」的拯救行動,但厄運接二連三。先是伊朗出現嚴重沙塵暴,兩架美國直升機失靈,接著第三架直升機故障,第四架墜毀在一架加油機上,8名軍人死亡。解救任務演變成一場災難,美國顏面掃地,人質也繼續受困9個月之久。? 痛定思痛 2011年成功狙殺賓拉登不過,失敗為成功之母,數年後,美國誕生一支訓練精良、紀律嚴明,專司反恐、解救人質等任務的特種部隊,根據石本說法,1980年美軍特種部隊人數約6000至8000人,如今已增為10倍。2011年,美國成功狙殺凱達恐怖組織領袖賓拉登即是海豹突擊隊的傑作。2001年911恐攻發生後,美國人開始對沒有盡頭的戰爭生厭,總統歐巴馬因此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,同時轉而重用JSOC。海豹部隊在加州兩棲基地受訓,2016年傳出攻擊步槍數量不夠。 (美聯社) 分享 facebook ? 特戰隊人數只占軍隊5% 作戰死亡率卻占了一半川普也被特種部隊吸引,他對軟實力較沒信心,不想透過外交和人道援助贏得友誼和對一些國家發揮影響力。川普上任半年,特種部隊已在非戰場國家如葉門、巴基斯坦、索馬利亞出5次任務,和歐巴馬任期最後6個月的次數相同。不過,過度仰賴特種部隊有它的代價。特種部隊占總武裝部隊的5%,但2015年來,死亡人數占作戰死亡人數起碼一半。美軍從海面往陸地發射巡弋飛彈時,如果有特種部隊在地面協助定位精確座標,命中率將大幅提升,但也因此讓特種部隊陣亡的風險大增。特種部隊並非超人,即使他們再勇再棒,一些軍事專家擔心,美國可能將他們操得太兇,太頻繁。曾任特種部隊指揮官、退役准將霍華德說:「這些傢伙是國寶。在我那個年代,平均花費100萬美元(約台幣3000萬元)才能訓練出1名特種部隊戰士,現在可能要150萬美元。你不能浪費這些資產。 要在真正需要時,才明智、審慎地使用他們。 ?
0FA19E3506B3D5AA
arrow
arrow

    ginah85gp26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